02凍結時間的魔法---淺談農產品保鮮技術(下)

台灣在汛期或是寒流來襲時,常有蔬菜短缺的情形發生,以葉菜類最為嚴重,針對契約供應的量販店、學校或是機關團體等之膳食需求,實有其穩定供應的必要性。一般夏季生產的葉菜類冷藏壽命大約7日,不足以維持穩定供應需求,為此,專家學者研究出一種保存方式稱之為氣(體)調(控)貯藏(Controlled Atmosphere Storage),是以人工方法來調控環境的大氣組成分所進行的精密貯藏。一般大氣成分裡,氧氣佔比約20%,二氧化碳約0.04%,此方法就是將貯藏環境內的氧氣濃度降低且二氧化碳提高,進而降低其呼吸及生理代謝率;每一種蔬菜、水果的貯藏參數都不盡相同,生鮮產品對低氧的容忍度約1~5%之間,二氧化碳則為2~15%,在忍受範圍內,氧濃度愈低,二氧化碳濃度愈高,有較佳的保鮮效果。但若氧過低或二氧化碳過高而超過其容忍度,則會造成生理障礙,貯存就會失敗。(表一是常見作物的參考值。)

一歲的蘋果---可曾知道,市面上所吃到的進口蘋果距離採收日已經一年了嗎?!為什麼吃起來還是如此鮮脆多汁?就是歸功於此項技術運用,生產蘋果的主要國家早在五、六十年前就使用此方法來存放,時至今日,技術已完全成熟。由於蘋果後熟過程會將澱粉轉化為糖,而氣調貯藏就是讓生理代謝幾乎停滯下來,以達到長期貯藏的目的,(圖一是氣調庫大致的組成單元、圖二為貯藏期間庫內氣體組成百分比變化)。

商業性的氣調貯藏在台灣從未有過,所以學者專家自行發明夾層式氣調貯藏庫運用在葉菜類貯藏上同樣收得相當好的效果(如表二、表三所示),經過18天的氣調貯藏,其品質不論是在鮮度、色澤都較一般冷藏效果佳,進入批市後的拍賣價更是一般貯藏無法相比,因此可知,運用在葉菜類確實有其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