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在世界地圖上找到自己」閱讀心得競賽第二名◎管理部機電課 馮彥璋

「在世界地圖上找到自己」閱讀心得競賽第二名◎管理部機電課  馮彥璋

    不可諱言的,現在已經是全球化的時代,這意謂著,在過去我們只需要和台灣人競爭,現代我們面臨的是全世界的競爭者,若沒有自我提升,只能被淘汰。全球化,帶來更多的機會,卻也是一個更殘酷的世界。我曾讀過另外一面書《世界是平的》,作者湯瑪士‧佛里曼就曾舉例:他小時候常聽他的爸媽說:「兒子啊,乖乖把飯吃完,因為中國跟印度的小孩沒飯吃。」現在他則對他的女兒說:「女兒啊,乖乖把書唸完,因為中國跟印度的小孩正等著搶你的飯碗。」可不是嗎?全球化的浪潮已經襲來,要是跟不上,就等著滅頂吧!
    那麼台灣是否已經做好準備迎向全球化的浪潮呢?台灣曾經是亞洲四小龍之一,後勢一片看漲,然而,為何現在卻令人感到依古停滯不前的感覺呢?因相鄰在側的大陸自開放後快速崛起,低廉的人力成本搶走台灣許多代工機會,更甚者,許多高科技產業也逐漸西移。全球化後,世界是平的,人才更是西進尋求更好的機會,那麼,台灣又剩下了什麼?佛里曼就曾說台灣最值得讚許的「腦礦」優勢漸失。要如何在世界地圖上找到自己?的確值得我們每個台灣人都深深思考一下。尤其我們每個人都深愛著台灣這塊孕育我們的土地,我們都自豪的說著I’m from Taiwan,讓我們一起為台灣努力吧!
    佛里曼要他的女兒乖乖把書唸完,因為中國和印度的小孩正等著搶飯碗,可見教育可以提供讓人翻身的機會。不過台灣的教育狀態是否能提供足夠的力量幫助學生有更好的發展?唉,我個人的感覺是很不看好。姑且不論教育資源十分不均,平地和山區的學生的教育資源明顯有落差。以大環境來說,台灣有太多的大專院校,有許多是職校、專科快速轉型的大學,人人都有大學可唸,表面上現代學生脫離過去聯考的高壓時期,但過去扎實的基礎技職體系就被摧毀了。過去學生的選擇較多,會讀書的考過聯考唸大學,不會唸書的進技職體系學一技之長,後出社會各有長處。不過現在每個人唸大學,學歷的價值貶值不說,僵化的教育體系和不合時宜的教材能帶給現在的大學生什麼?太輕易的進入大學體系,於是我們開始看到教室裡常常睡成一遍;學生搶著選容易通過或不嚴厲的老師的課,而非依自己的興趣選課。學生畢業後一片茫然,不知自己的興趣是什麼,望著22k的薪水興嘆,卻又無力改變現況,更是造成現今社會一片低迷的氣氛。年輕人死氣沉沉沒有希望,這個社會又怎麼會有希望呢?
    另外就是現代網路通訊工具快速崛起,正面負面的資訊快速的擴充,也影響了每個人的思辨能力。人民好像失去了思辨的能力,對於在網路社群上快速傳播的訊息全部接受,加以批判,卻忘了去證實消息來源的真假。所以容易受到網路謠言的愚弄及被網路詐騙唬的一愣一愣的。就以最近的小模案來看,當媒體帶了風向後,盲從的群眾群起而攻之,卻在知道被罵的對象被釋放後才開始刪留言。從此事來看,小至一般民眾大至新聞媒體,都忘了要先查證而先公審。很明顯的,台灣的教育需要改革,除了基礎知識教育,更需要教導學生的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除了這些,嚴總在書中提到的芬蘭教改的新課綱目標,也很值得我們參考,尤其自我照顧、日常生活技能與保護自身安全的能力。太多孩子很會讀書卻缺乏自我照顧的能力,因此我看到我以前很多同學在台中唸書,每個週末把髒衣服帶回台北給媽媽清洗的狀況。都大學生了卻連自理的能力都沒有,又要如何與全世界競爭?過去台灣填鴨式的教學應該要改變,不該再只重視升學的考試科目,應五育並重。過去曾有與國外學生一同上課的機會,很明顯的,當台上老師問有沒有問題的時候,或是不懂的《請接下頁》